今天是:2020年5月8日

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本站

2021-01-14 10:48:22

县政协委员、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 黄胜华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面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对农业生产的约束,要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主要手段是科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就是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近期,通过深入调研座谈并外出考察学习,就我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03万亩、山场73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5万亩,土地流转率超过60%。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全县已建成产业扶贫基地7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284家、家庭农场1013家,发展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36个,各类产业化联合体5家,全县拥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89个,其中有机农产品15个、绿色农产品43个、无公害农产品31个。全县直接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196人,其中县级54人,乡镇142人。这些人员中,从职称评定上看,正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37名、中级职称65名、初级职称76名、管理人员16名;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占11.2%,40-50岁占36.8%,50岁以上占52%。 

为适应三农发展需要,我县2020年5月在全省率先对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职能进行调整优化,撤销原县种植业局、农机局、畜牧兽医局,成立县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目前中心运转仍存在机制不活、人员配备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难以满足市场主体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供给与市场主体需求不匹配。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深入,农业种养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对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已呈现多样化、精细化、智能化、高端化等特点。现有农技人员大多是以传统的粮棉油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主,专业面窄,只能开展基础性技术服务。不少农业经营单位外聘农技人员指导生产。

2、科技队伍年龄老化配备不到位。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接近退休人员超30人;结构梯次不够合理,中青年技术干部严重不足,编制趋紧,人员难进,且年轻农技人员不断流失;人员配备不足,我县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技人员3.02人,潜山市平均每万农业人口拥有农技人员4.93人,桐城市平均每万农业人口拥有农技人员5人,全国平均每万农业人口拥有农技人员数为6.6人。从数据看,我县农技人员平均数低于周边市县,不到全国平均数的一半。

3、科技队伍培养使用上做得不够。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活动的主体要素,强化人才培养,是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快速掌握新知识,增长硬本领,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科技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目前农技人员学习交流机会少,培训时间短且层次低,难以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受岗位限制,中高级职称申报聘任较为困难,影响了一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科技队伍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选人、用人机制不活,职称评聘论资排辈,乡镇农技人员双重管理流于形式,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农业部门的主职主业,为民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意见建议

以本次机构改革为动力,释放科技队伍活力,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强化科技推广与十四五规划深度融合。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坚持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产业建设到哪里,农技推广就跟进服务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强化科技队伍人才保障。继续做好科技人才引进工作,保障农技推广机构编制数。完善新进人员招聘机制,应对未来几年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大幅退休减员带来的“青黄不接”。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完善科技队伍接续培养制度,采取“走出去”学习考察培训,把外地专家“请进来”现场实地授课等多种方式,提升科技队伍的能力水平。要培养既能为千家万户服务的实用型人才,也要培养一专多能、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服务。要围绕我县重点培育的农业主导产业,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3、强化科技队伍思想教育。打造团队精神,树立学习标杆。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持续性工作,要求农技人员要有为民服务情怀,扑下身子为民办事,把青春和理想书写在大地上。既要有干事创业的本领,又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做农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知情人、贴心人,用自己的真本领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让科技带给人们全新生活,

4、强化科技队伍制度建设。着力激发队伍活力,坚持职称与岗位相对应原则,中高级职称聘任人员要担当重任,领衔科技攻关、主持一线科技指导。科学合理编制职称岗位,着重解决好农技人员职称评聘“堰塞湖”问题,打通职称、职务晋升通道,对事业心强、敢担当、愿作为的年轻农技人员在晋升时可破格任用,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应予以解聘。用制度管人用人,努力打造一支人民满意的农业科技队伍,为建设美好宿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