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5月8日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双招双引’”的 专题协商报告

来源:本站

2021-10-31 10:11:55

                                                                                               县政协经济委

  根据县政协2021年度重点民主协商活动安排,经过前期系列调研等各项筹备工作,9月28日,县政协主席主持召开“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双招双引’”暨县委书记领衔督办1号重点提案专题协商会。会上,听取了县营商办、县“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情况报告和县纪委监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人社局等部门的回应发言以及县政协《关于我县优化营商环境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提案承办单位与提案人进行了现场互动;县委陆应平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4位委员从不同角度作了大会专题协商发言,就今后工作建言献策。经汇总整理此次专题协商会议成果,现归纳总结形成以下报告:

  一、工作进展

  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我县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创新开展“暖企行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窗受理、受审分离”改革,大力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双随机、一公开”等举措,并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双月企业家座谈会”、问题分类办理、营商环境监测等机制,在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存在问题

  结合主要职能部门、政协委员反映的困难问题和专题协商会前问卷调查对象的切身感受,发现我县我县营商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观念不够解放。营商环境是“双招双引”的根本抓手,已取代过去的优惠政策,成为招商引资的关键。我县为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推进“双招双引”工作系列实施意见、政策导则等,但在全局观念、服务理念、服务效能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少数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以及简政放权还不够,对政务环境与法治、融资、税收、监管等环境的一体融合理解不透,甚至还存在着优化营商环境是“软任务”的认识,履行职能职责还未由“重管理”转向“重服务”上来。

  (二)政务服务不够高效。政务服务水平是衡量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我县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综窗改革,一定程度改变了原有政府行政服务方式,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但在实际操作中,行政审批环节多、要件多、“两头受理”等现象依然存在,涉企收费、执法监管等亟待规范,贯通各级、各部门、各系统各业务之间的纵向和横向数据壁垒未能打破,政务数据互联互通不充分,无法高效衔接和共享,且问卷调查显示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比较淡漠,仍然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

  (三)惠企政策不够精准。上级各类惠企政策频繁发布后,部分责任单位未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造成了很多惠企政策兑现难、兑现周期长,企业的获得感不强;我县不少惠企政策在制定过程中未进行充分论证和征求意见,存在政策内容不合理、不符合企业实情等问题,且政策享受的严肃性不足、稳定性不够、效力不强,其中既有合同签订漏洞的问题、也有政策兑现程序不清、决策与执行衔接不上“两张皮”等问题,在重视新招商落户企业时忽视传统产业和老企业的现实需求,在侧重应急性时忽视连续性和平等性,在一味地发布各类惠企政策时忽视为企业精准解读政策,导致企业对惠企政策效果“无感”。

  (四)要素保障不够充分。在营商环境构成要件中,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服务是推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关键。我县开发区在道路、管网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方面还相对滞后,“项目等土地”情况较为普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等问题制约企业做大做强,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受工作环境、待遇水平、成长预期、人才政策、子女教育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县人才资源相对缺乏,高级人才、技术人员、产业工人难招、难留,等等公共服务发展要素保障不力都制约着我县的营商环境。

  三、意见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综合专题协商会议协商议政、建言献策情况,建议:

  (一)在解放思想凝聚共识上下功夫。深刻认识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积极转变思想和工作观念,从“抓项目”转向“抓环境”、从“重管理”转向“重服务”,用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深刻认识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重向外地学习,积极复制对标地区单位营造营商环境、推动“双招双引”的好思路好办法,努力打造“五最”营商环境,展现我县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狠抓干部能力培训、实践锻炼,不断激发干部的创造思维,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赋能,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

  (二)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把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改进政务服务的着力点,通过不断推进部门政务数据的协同共享和审批服务的标准化,增强县域内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关联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真正打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突出瓶颈,切实推进数据资源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最大限度的利民便民原则在政策宣传、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便捷应用。科学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流程与办事指南,压缩自由裁量权,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处理,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三)在强化惠企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做到惠企政策一网通,即一个窗口发布政策,县政府门户网站负责收集并定期发布各级惠企政策,让企业“找得到”;针对各级各类政策开展专题调研,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协同进行细化,落实分工方案,将惠企政策量化为可实施的具体举措,让企业“看得懂”;做好政策解读,充分发挥工商联和各商协会作用,专项培训一批商协会政策辅导员,根据各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帮助企业主动研究政策、对接政策、用好政策,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让企业“易操作”。建立和完善惠企政策修订机制,定期召开各部门联席会议,依法依规解决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等营商环境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同时收集和核实对企业优惠政策未落实情况,加快兑现在土地出让、税收减免、鼓励奖励、用工用人等方面招商引资的承诺,提升企业对政府的信心,切实增强企业的真实获得感。

  (四)在深化市场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加强创新市场的监管模式,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完善乱收费举报投诉机制;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推广“互联网+监管”模式,堵住监管漏洞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推进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发挥更优质、高效的监管作用;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税收服务水平,研究搭建融资平台,整合金融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减税降费等普惠政策实施力度,积极支持企业发展。

  (五)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管理,重点建设和完善生产生活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以及宜居乐业的健康安全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县域功能、档次、品质,帮助企业和人才解决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教育、家属就业、青年交友、人才资质认定及专利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现实问题,解决企业和人才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擦亮诚信品牌,发挥好政府的示范带动效应,强化法治思维,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政务公开,广泛吸纳企业和群众参与治理,在我县打造更加规范有序的从业、兴业、创业环境,更加守规则、守规矩的政务、司法、治安服务团队,更加便捷高效、公平公正的办事处事秩序。

  (六)在媒体问政激励监督上下功夫。借助正在县广播电视台开播的“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宿松发展”栏目,全方位宣传国家和省市县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的堵点、难点,跟踪报道相关部门对企业、群众诉求办理情况,挖根源、治根本,合力推动问题解决;加强督导激励,从正反两方面发力,引导各地各部门开展“营商环境竞赛”,推动各地各部门向争创优质营商环境转变;在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的基础上,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监督员对营商环境进行全方位督查,并在县主要媒体上设立“曝光台”,及时曝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