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5月8日

蔡红霞委员关于特殊教育的发言

来源:

2013-06-03 23:35:00

关于进一步发展我县特殊教育事业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 县实验中学教师 蔡红霞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个不可忽略的薄弱环节:特殊教育事业。

    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县总残人数5万余人,其中视力、听力、言语智障残疾儿童约3000余人,其中适龄儿童占2/5,仅今年要求入学的“四残”就有94人,因种种原因,只有27人能入学。

    我是一位残疾孩子的母亲。我的儿子幼时因高烧、药物致聋,双耳失聪,我跑遍了全国各地为孩子医治,均无效果。看着和他同龄的儿童欢呼雀跃,背着书包上学,我和儿子黯然神伤,望校兴叹,以至抱头痛哭。那时我县没有特教学校,我只好带着儿子寻遍了安庆市的大街小巷,终于找到了市聋哑学校,苦苦等待了三日三夜,才得到校方的允许。按照校方的要求,孩子的爷爷租房陪读了七年。七年里,我们一个月去一次安庆。爷爷回家后,我们基本上是两个星期去一次学校。去年高考的最后两个月,竟然有几次一个星期去了两趟学校。那时,我丈夫身体不好,我又承担了两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为了做到两兼顾,清晨,我赶往安庆,下午,又匆忙赶回学校上最后两节课。我的腿在发抖,我的心在流血,我不知我是怎么站到讲台上。幽冥之中我常叹惜:如果我县有一所正规的条件较好的特教学校该多好啊!那关乎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工作和生活啊!十一年的奔波操劳,二十二个学期因户口不在安庆市仅借读费就花掉了三万余元。无数张往返的车票,包含了我多少辛酸和泪水,身心的负荷无情地摧残着我,其中之苦是不堪言状的。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残疾孩子是不幸的,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生理缺陷而歧视他们,他们也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理解残疾人的疾苦,尊重残疾人的地位,关心残疾人的成长和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的重要内容。我们有法律责任、也有义务去关爱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能够自食其力,甚至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我县唯一的特教学校在有限的条件下,培养了一批人才,陈家可、唐敏他们现在就读于市盲哑学校高二班,唐少芳、江琳两位同学的美术作品获全国残儿作品大赛二等奖,最早一届的齐思良同学已从市盲哑学校考取了长春大学。我的儿子和他宿松两位同学分别以文化课分数和专业课分数第一的成绩考入了长春大学特教学院,他们还是去年省残奥会篮球比赛冠军获得者,他们的工艺设计、美术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金奖,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回报了社会。

    去年下半年,县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委员们到潜山、黄梅两县视察学习,我在其中。我们发现两县的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事业,更是把特教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两县特教学校不仅座落在县城,而且还建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律动室。学生教室、寝室均配有彩电。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富于人性化,形成了绿化、美化为一体的格局。这些学校经费均有固定保障。潜山县财政每年拨给学校经费2万元,县教育局、县残联每年拨给学校经费6万元,教材费、代课教师工资、后勤人员工资均由教育局拨给;黄梅县特教学校全年共有保障经费17万元,并开设了培智教育班,建起了职劳基地,使残疾孩子学有所长,毕业后能自食其力,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

    与邻县相比,我县唯一的一所特教学校,座落在破凉镇中心小学内,是全省特教学校中唯一的一所位于乡镇的学校。普教、特教混在一块,不便管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两个复式班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功能不全;地址偏僻,不方便全县那么多的“四残”儿童入学,且影响力太小,不利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爱;在此,我以一位残疾孩子母亲的身份利用政协这一团结和谐的平台,热切呼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我县特殊教育事业,真诚期盼引起县委县政府对我县特教事业的重视并付诸行动。

    1、学校迁址重建。建议将特教学校迁入县城,建成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学校。这样做:一是交通便利,有利于满足全县残疾儿童就学的需求。二是便于学校安全管理,使学生学习安心,家长放心。三是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办学质量。

    2、扩大规模,重新核定教师编制。目前,尚有大部分智残儿童在本地随班就近入学,在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除此之外,还有一批盲人无法入学。要把这多么“四残”孩子集中到特教学校学习,仅靠目前的3名专任教师是远远不够的。

    3、建立特教经费保障机制。建议县财政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残联等相关部门安排适当款项用于特教事业,保障特教学校正常运转。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残疾儿童教育机构和相应的康复机构,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特殊教育基金奖励机制,支持发展我县特殊教育事业,使特教与其它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3000多双“四残”孩子渴望上学的双眼在望着你们,他们的家庭在期盼着你们。作为一名残疾孩子的母亲,我虽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日,但我深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训,这不仅只是大爱的情怀,也是神圣的道德律,更是美好人性的根本出发点。重视特教,施政以德,善莫大焉。我们有理由相信:冰化雪融之日,就是春回大地之时。三省交界的宿松,一定会成为特殊教育的明星县。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的残疾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向你们和那些关爱他们的善良的人们表示我深深的敬意。